今年三伏天,据气象部门统计,是近10年来最为炎热的一个三伏天,这个三伏天有何讲究呢?本文将从历史、气候、养生等方面为您揭秘。
三伏天的由来
三伏天,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,是农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止的一段时间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夏至三庚,入伏。”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,也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。
今年三伏天的特点
热度异常
今年三伏天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,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历史新高,据气象部门统计,今年三伏天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.5℃左右,部分地区偏高1℃以上。
持续时间长
今年三伏天共有40天,较常年偏长,从7月16日开始,至8月25日结束,期间气温偏高,湿度大,天气炎热。
空气质量较差
由于高温、高湿天气,今年三伏天空气质量较差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雾霾天气,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
三伏天的讲究
饮食养生
三伏天,人体阳气旺盛,易出现中暑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多吃蔬菜、水果,少吃油腻、辛辣食物,以下是一些建议:
(1)多吃绿豆、莲子、西瓜等清凉解暑的食物;
(2)适量食用生姜、大蒜等温性食物,以助阳驱寒;
(3)多喝水,保持身体水分平衡。
保健养生
(1)保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;
(2)适当进行户外运动,增强体质;
(3)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中暑;
(4)注意防晒,避免晒伤。
节气习俗
三伏天,各地都有一些传统习俗,如:
(1)喝三伏茶:三伏茶具有清热解毒、消暑解渴的功效;
(2)贴三伏贴:三伏贴具有驱寒、止痛、养生等作用;
(3)晒三伏晒:晒三伏晒可以驱除体内湿气,增强体质。
今年三伏天10年难遇,气温异常、持续时间长、空气质量较差,在这个特殊的三伏天,我们要注意饮食、保健和养生,遵循传统习俗,度过一个健康、舒适的三伏天,也要关注气候变化,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确保生命安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